普通物理實驗
GENERAL PHYSICS LABORATORY
學習目標: |
|
實驗目的: |
利用邁克森干涉儀(Michelson Interferometer)觀察光波的干涉現象。藉此實驗初步接觸簡單光學系統的架設,以及了解光學元件的工作原理。 |
原理: |
將兩個行進波(traveling wave)疊加(superposition)於空間之中,即會產生振幅(amplitude)疊加的干涉現象(interference)。而這樣的干涉現象,通常只能透過合成波(resultant wave)的振幅所相對應的光強度(intensity)變化,來進行觀測。可是,這樣的干涉現象經常會因為兩個行進波之間的相位差改變得很快,而使得光強度的變化(例如亮暗的變化)也很快。以至於在人眼的反應速度之下,也不足以對光的干涉現象來進行觀察。
目前可以被觀察到的干涉現象,是所謂在時間上相對「穩定的」干涉圖形。這些由亮紋(建設性干涉)與暗紋(破壞性干涉)所構成的干涉圖形,是由進行疊加的兩個行進波,在空間中的特定位置上,持續地以固定的相位差進行疊加。因此,被觀察到的干涉條紋,其位置或亮度就不會隨著時間而變化。
要建立上述穩定的干涉現象,需要將兩個行進波,重疊在想要進行觀察的位置上,例如屏幕(screen)。另外,最好要能讓二者的亮度相近,干涉條紋的對比才會明顯。還需要注意光波的「相干性」(coherence):在實驗的操作上,使兩個行進波行進至屏幕的光程差越接近的話,干涉條紋也會比較明顯。
A. 邁克森干涉儀
本實驗的邁克森干涉儀,是利用「分光鏡」(beam-splitter,或簡寫為 B.S.)將入射的雷射光束分割成「反射」與「穿透」的兩道光束,分別成為後續將進行干涉的兩個行進波。這種分割光束的動作,也被稱作為「分光」。
分光鏡的分光原理,是利用鏡面上的光學鍍膜,將入射光束某個比例的能量進行反射,而其餘未被吸收的部分則進行穿透。以分光原理來進行分類的話,分光鏡的方法也被歸類為「振幅分割」(division of amplitude)。
邁克森干涉儀的「光路圖」(optical path diagram)如圖一所示。入射光照射至分光鏡之後,其中一道反射光會反射至反射鏡 M1。然後 M1 再將光束以原路徑反射,並再次回到分光鏡。而此時,光束穿透分光鏡的部分,會一直行進至屏幕(screen)的位置。入射光的另一部分,則會穿透分光鏡並到達反射鏡 M2。M2 則會將此道光束以原路徑反射,並再由分光鏡部分反射並到達屏幕。
假如分光鏡到 M1的距離為 A,分光鏡到 M2 的距離為 B。兩道分別經由 M1、M2 反射的光束,在到達屏幕產生干涉時,二者的光程差(OPD或optical path difference)為 (1) 。如果,在在屏幕上干涉圖形中的某個位置上,兩道光的光程差為波長的整數倍,則會產生建設性干涉,此時這個位置的亮度應該是最亮的。如果光程差不是波長的整數倍,則亮度就會較弱,或甚至是暗的。
本實驗所使用的干涉儀,有一個類似螺旋測微器的旋鈕,可以對反射鏡 M2 的位置進行微調。換句話說,此旋鈕可以改變 B 的大小。而在對光完成後,反射鏡 M1 的位置則保持固定,其所相關之光程則無法改變。在此旋鈕的調整之下,此兩道光光束的光程差則是可以進行調變。而光程差的持續改變,則會使干涉圖形的亮度持續地由亮轉暗並重覆改變。
本干涉儀所使用的光源為「氦氖雷射」(He-Ne Laser)。光束的發散角較小,光束半徑約在 1 mm 左右。因其光束半徑小,要調整光路至可以觀察到干涉條紋會比較困難。因此,在邁克森干涉儀前方會加裝一片凸透鏡 F,使光束的發散角增大,並較容易觀察到干涉條紋。也因此凸透鏡的加入,使得干涉條紋會是一組「同心圓」。
B. 光程差與波長的關係
假設在旋鈕的調整下,M2 持續地往某方向移動了△d 的距離。期間,屏幕上干涉圖形的某個位置,其亮暗變化的週期將會共有 △m 次。則此干涉現象的變化,滿足了下列關係式 (2) l 為入射光的波長。 M2 移動的機構是利用槓桿的原理製作的。因此,如果知道槓桿結構的比例關係,則可利用螺旋測微器上的刻度變化,對應出 M2 移動的距離△d。而利用(2)式的關係,則可以對應出 l 的大小。紅光氦氖雷射的波長為 632.8 nm。
|
實驗項目: |
A. 架設邁克森干涉儀
B. 觀察干涉儀的特性
C. 計算比例常數
D. 觀察光程差更大時的干涉圖形變化
|
參考資料: |